七夕,聆听他们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
发表时间:作者:小乐
相传,七夕晚上要搭花架,如果在花架下听到牛郎织女的谈话,便能得到至死不渝的爱情。而幼时,因为听老人讲七夕夜晚的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织女的情话,小伙伴们迫不及待地前去守候,却只听到一群嗡嗡声,带着满身红包回了家。彼时的我们虽然懵懵懂懂,却已觉得童话美妙无比.....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些夫妻,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少有甜言蜜语,有的只是对对方的默默奉献。他们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证明了那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也证明了七夕,不仅是年轻人的浪漫,也是中老年人的温馨节日。
爱,绝不仅是山盟海誓,还有平淡婚姻中的琐碎。爱,也不只是初见时那张明艳动人的面孔,更是爱她日渐老去的容颜。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曾经,她年经漂亮,我英俊潇洒,如今我们已是金婚,依然牵着手,一起散步”。在今年8月1日过完金婚的曹海田、赵梅珍夫妇准备在七夕节外出旅游庆祝他们携手走过的50年,继续用真爱书写半个世纪以来相濡以沫的感人故事。
相知相许几经风雨
今年刚满60岁的王治森,出生于农民家庭。1975年与老伴杨万素喜结良缘。
杨万素告诉小乐:“他是一名老师,自从和他结婚后,他每天就是两点一线的规律生活,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往返。家里的事情很少帮忙,为此我们也红过脸吵过架。但是,事后我又常对自己说,‘嫁鸡随鸡’,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杨阿姨用广大农村妇女的勤劳与质朴诠释着爱的真谛。
王老师的辛勤付出也换回了属于他的一切,先后自学、自修完成中师、大专学历,1995年转为正式教师之后,长期扎根在村小,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平凡的岗位中做着不平凡的事。王老师告诉小乐:“我一直认为我愧对我的老伴,以前一直在心里对自己说‘只有等我老的时候还以这份恩情’。所以无论她怎么说我,我都忍让,始终坚信家和万事兴,忍气家不败这一信念。”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相比较于当下年轻人对于爱情态度的浮躁和冲动,上几代人这种几十年平淡是真的感情不得不为之敬重和羡慕。中国人对爱的表达向来含蓄而内敛,尤其是更为保守的中老年人。但在温馨的采访氛围中,这两对老夫妻们,向大家分享了他们半个多世纪来相濡以沫的爱情,包容与关爱是他们共同的幸福秘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这样的情境中显得格外生动。
上一篇:妙招解秋乏,轻松享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