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网首页 >新闻资讯 >陵园墓地
搜索

临终关怀的主要影响有哪些方面

时间:2018年11月17日 来源:网络 作者:嘉年乐服务网

标签:

  1.传统死亡伦理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我国实践中受阻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大众固守的传统死亡伦理观。在中国,一谈到临终二字,往往认为是生命即将消失,死亡的降临是对人的彻底毁灭,死亡是极力回避和忌讳的字眼,伦理观念上把死亡看作是最大的,所以面对临终关怀活动,国人从概念上就会拒斥,这其实反映出中国大众整体死亡态度为重生忌死

  2.传统道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我国推行艰难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认为它是违背道观的。临终关怀在西方操作上一般是把临终患者送到专门的医院或科室,进行舒缓治疗和关爱,使患者在医院或临终关怀科室里走完人生最后时一光。这样给人的印象仿佛是当老人即将临终时,家人或亲属把老人送到外面,然后撒手不管,在中国人看来这是违背了传统道观的。传统道观要求子女在老人即将谢世时必须床前守护,方可显示孝心。

  3.传统医道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现实推广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医护人员面对临终患者的无意识。这种无意识表现为医护人员对生命无法逆转患者的救治还是按照传统的救治方式来进行,总是设法使用现代医学技术和药物来延缓患者的无谓生命,至于用关注护理而非治疗的临终关怀理念来指导医疗实践,医护人员往往是措手不及,认为这样做是与医学坚持的传统医道观一一救死扶伤有悖的。

  临终关怀是为当前医疗条件尚无治愈希望的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以使临终病人缓解极端的病痛,维持临终病人的尊严,使其得以舒适安宁渡过人生的最后旅程。对于临终病人,已经从过去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以对症为主的照料,以延续病人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强调尊重病人的尊严和权利,注重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临终关怀不仅是一种服务,而且也是一门以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发展和为临终病人提供全面照料减轻病人家属精神压力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临终和死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有关学术界学者的重视。


更多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