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康复训练常见的几大误区?
时间:2018年11月17日 来源:网络 作者:嘉年乐服务网
标签:
炎热的夏季是脑中风的高发季节,而且发病多见于老年人。脑中风之后,患者常留下偏瘫等后遗症,生活自理都会很困难,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专家指出,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则能避免这一悲剧。中风患者除了在医院的治疗外,回家之后也要进行一系列的康复锻炼。然而在脑中风康复训练中人们经常会出现一些误区,这就导致了康复训练的效果受到影响。
认识误区一:脑卒中造成的功能障碍可以通过自己努力锻炼得到恢复
康复的专业性很强,最好在专业的康复机构,在专业的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指导下完成,否则容易导致一定的残疾(如手挎篮、画圈步态)或功能不恢复。对于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等更是如此。
认识误区二:脑卒中康复就是针灸、理疗、按摩加药物治疗
目前,国内外已经取得共识:患者主动进行康复训练对于功能恢复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被动性训练应当尽可能减少。寄希望于某种药物治疗的想法也是错误的。全世界还没有哪一种药被公认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有效;药物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最后,仅进行药物、针灸、按摩等治疗,会延缓患者的康复进程。
认识误区三:等到出院后再开始康复
一般来说,一旦患者的病情稳定48至72小时后,就可以考虑开始康复了。早期康复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尚存的功能,避免“废用综合征”以及各种残疾的预防。因此,康复宜早,有利于减少后遗症、提高恢复速度,前3至6个月是康复的“黄金期”。
认识误区四:康复长时间见不到效果就放弃吧
脑卒中患者经过康复,恢复了受损的神经功能,甚至重返工作岗位,大部分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神经功能恢复从无到有再到充分的艰苦训练过程。
以上就是脑中风康复训练中常见的四大人士误区,希望大家不要受这些因素的诱导,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在进行脑中风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患者还要注意控制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要注意节制饮食,做到有规律、有限度、有范围。生活有节律,劳逸应适度,因为过劳则伤气,过逸形肥而脏弱,均易发生脑血管病。要注意节制性生活,保肾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