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网首页 >新闻资讯 >二手市场
搜索

上呼吸机或切气管没有那么可怕

时间:2018年11月17日 来源:网络 作者:嘉年乐服务网

标签:

       最近有两位读者咨询,家里老人住院,因为病情严重医生要给上呼吸机或者切气管,他们对这种治疗很抵触,觉得只要上了呼吸机或者切了气管,以后就拿不下来了,于是纠结于到底签不签字。

       上呼吸机或者切气管,一般是因为病人呼吸功能减弱甚至衰竭,导致血液中氧气很少了。任何器官的功能维持必须以供氧充足为前提,如果不及时纠正缺氧状态,接下来逐个器官都会受伤直到不治。如果能及时用上呼吸机,改善氧气供应,给各个缺氧的器官一个修复的机会。相反,如果坚持不用呼吸机,很有可能病人连眼前这一关都过不了。

       气管切开的原因也类似,但和呼吸机不同的是,呼吸机是帮助呼吸功能减弱的人,比如因为脑血管意外的呼吸衰竭,从呼吸中枢就出问题了,指挥不了下面的呼吸运动了,或者是因为呼吸时用到的肌肉无力,比如老年人很常见的帕金森,呼吸机可以帮助或者代替肺的一呼一吸。而气管切开则主要为了保证气道的畅通,比如这个人肺部感染很严重,甚至因为痰多梗塞了气管,这个时候就需要切气管,一是保证氧气从切开的部位进入到呼吸道,二是能帮助吸痰,减少堵塞,对于因为卧床已经出现肺部感染,自己又咳痰无力的人,医生可能会建议采取气管切开的办法。

       气管切开是个很小的但能救命的手术,以前经常有孩子因为食物、药物过敏,或者什么东西卡在气管,脸憋得青紫,马上要窒息,这个时候,如果身边碰巧有医生,甚至会用钢笔尖之类尖锐的东西,对准脖子中间,喉结下面的位置,用力扎个洞,让空气从这个洞,而不是从已经阻塞的咽喉进去,之后迅速送医,清理缝合这个创口,这个办法救过很多人的命。


更多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