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相关知识

时间:2018年11月17日 来源:网络 作者:嘉年乐服务网

标签:

1、定义: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但神经系统检查与脑血管造影均无异常改变。典型的偏头痛多在青春期起病,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额颞及眼眶部的跳痛或胀痛,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如眼前出现暗点、闪光、黑朦等。疼痛严重时可伴有面色苍白、畏光、畏声、耳鸣、恶心、呕吐等。

2、发病率:

  地域不同发病率不同中国患病率: 732.1/10万人口 (0.73%)。发病率: 65.8/10万人口(0.06%)。

   患病年龄与性别

  年龄:国内以20~45岁多见

  性别:国内患病率男性392.8/10万人口,女性1071.4/10万人口。男:女=1:2.7。

3、病因及诱发因素

偏头痛的原因至今仍不清楚,目前多认为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颅内血管收缩,血流减慢,颅内局灶性缺血,导致颅外血管代偿性扩张而引起疼痛。

诱发因素较多,如疲劳、失眠、睡眠过多、噪音、天气变化,食入含酪胺和硝胺的食物,以及饮用含酒精、咖啡和巧克力的饮料等

4、临床分型及表现

根据第十四届神经病学偏头痛专题讨论会(1987年)将偏头痛分为7类:1、 没有先兆的偏头痛。2、 有先兆的偏头痛:①有典型先兆的偏头痛;②有持续性先兆的偏头痛;③家族性偏头痛;④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⑤有偏头痛先兆但无头痛;⑥有急性先兆的偏头痛。3、眼肌瘫痪型偏头痛。4、视网膜性偏头痛。5、可能有偏头痛或与偏头痛有关的儿童周期综合征。6、偏头痛持续状态。7 、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偏头痛样疾患。

临床上仍然把血管性偏头痛分为:①典型偏头痛;②普通型偏头痛;③特殊类型偏头痛(包括眼肌瘫痪型偏头痛、偏瘫型偏头痛、基底动脉型偏头痛)。这种分型不包括丛集性偏头痛和精神型偏头痛。

  (1)典型偏头痛:头痛为反覆发作性、周期性。家族和人格因素在其发病机理中颇重要。一般有前驱症状。视觉前驱症状包括暗点、闪光暗点、视野缺损和一过性弱视。头痛前期的前驱症状可能是短暂的、不恒定或不规则,一般为10~20min。

  (2)普通偏头痛:此型最常见,约占80%以上。其前驱症状并不很确定,可在头痛前几小时,甚至几天。因病人而异,包括精神障碍、疲劳、恶心、呕吐和体液平衡改变。其头痛时间较典型偏头痛长,历时几小时或几天。疼痛持续,单或双侧,钝或跳痛。典型和普通偏头痛共同的症状是易激惹、寒颤、苍白、面部或全身性浮肿、出汗和多尿。

(3)特殊类型偏头痛

a、偏瘫型和眼肌麻痹型偏头痛:这些罕见型偏头痛可见于年轻的成人。眼肌麻痹型偏头痛,头痛严重,且发生于眼肌麻痹的同侧,眼肌麻痹常在头痛开始3~5天后出现。其发作可反覆数月或数年。b、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常见于年青女性或女孩。常与月经有关。其前驱症状先为视力丧失或视野中有闪光,很快继以眩晕、共济失调,偶伴耳鸣或指、趾感觉异常。并非每个病人全部症状都出现,有些病人可有意识丧失,这些症状持续几分钟至45min,而后继以严重的搏动性枕部头痛和呕吐。有时其症状可与经典或普通偏头痛相似。

5、诊断及鉴别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IHS)制订的诊断标准如下:

  1)无先兆偏头痛 :表现为自发的复发性头痛发作,持续4~72小时。头痛的典型特征是局限于单侧的搏动性头痛,程度为中度或重度,可因日常躯体活动而加重,伴恶心、怕声和畏光。

  2)有先兆偏头痛 :自发性的复发性头痛,表现为可明确定位于大脑皮层或脑干的神经系统症状,通常经5~20分钟逐渐发生,持续时间通常少于60分钟。头痛、恶心和/或畏光在神经系统先兆症状之后接着发生,也可有下列1小时无症状间歇期。头痛常持续4~72小时,但也可完全不出现头痛。

  鉴别诊断

1) 精神性头痛:性质多样、部位不固定、受情绪影响、伴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

2.)紧张性头痛:发作性紧张性头痛:反复发作的头痛,一年内不超过180天,每次持续30分钟到7天。头痛性质为压迫感或紧箍感。轻或中度。位于两侧。不因日常躯体活动而加重,不伴恶心,但可有畏光和怕声(仅一项)。

3)丛集性头痛

  发作位于一侧眶部、哐上部和/或颞部的严重疼痛,持续15~180分钟,发作次数为隔日一次或每日多次。可伴有一项或几项下述特征:结膜充血、流泪鼻充血、鼻溢,前额和面部出汗,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和眼睑水肿。连续发作可持续数周至数月(所谓丛集期),可间以数月至数年的缓解期,大约10%的患者有慢性症状。

4)其他疾病引起的头痛:脑动脉瘤与脑动静脉畸形,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感染,贫血,缺氧,中暑,饮酒。内分泌失调。

6、辅助检查

TCD在诊断偏头痛时,血流速度的改变是偏头痛的主要诊断依据,而杂音的发生和血流频谱的改变同样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其他辅助检查均无阳性结果


7、治疗

    1)药物治疗

1、止痛药:如加合百服宁、去痛片、索米痛等。

2、镇静药:如苯二氮卓类。

3、麻醉品类:如度冷丁、强痛定、二氢埃托啡、可待因等,易成瘾一般不用。

4、血管收缩类,如麦角胺咖啡因,明格(imigran, sumatriptan)

    2)外科治疗

1.异常血管矫形术

2.异常血管结扎术或电灼术

3. 瘢痕或粘连松解术

4.皮下肿物或结节切除术

5.疼痛部位皮下神经毁损术:枕大、枕小、耳大神经、耳颞神经、眶上神经等

手术适应症

1、偏头痛部位固定,疼痛剧烈、发作频繁、长期治疗无效,影响工作与生活,持续3年以上者。

2、疼痛部位固定于额、颞、枕部或固定于双额、双颞、双枕部位者。

3、头痛发作局部或血管周围应用奴夫卡因局部封闭疼痛缓解或消失者。


更多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