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保健与医疗纠纷规避
时间:2018年11月17日 来源:网络 作者:嘉年乐服务网
标签:
加强立法,细化现有的《医师法》。法律是双刃剑,她是医师行医的保护神,她也是一种规范和约束。临床医师要学法、用法,在合法的前提下创新决策、大胆施治,不要被法律条文捆住手脚。经验告诉我们,临床医师可以不用钻研深奥的法律知识,但必须有一个法律顾问,为我们规避可能的涉法问题提供服务。作为国家立法、执法、评估机构应该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制定有关政策法规,与今天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与时俱进。
增进互信,加强医患沟通。当前医患矛盾激化大多数都是医患沟通不畅造成的,也是多年来我国医学科学发展滞后、医学教育欠缺、国民素质不高的具体反映。有些矛盾可化解在医患交流中。大多数医院仍然以一张病员通知书和家属签字来代替手术前的讨论,没有开展有家属参加的术前座谈会。医师只注意考虑医学方面的治疗,认为医学上最好的治疗、康复模式就应该是患者最佳的治疗、康复方案,往往忽视了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知情同意权,忽视了患者在经济上的承受能力,忽视了患者的隐私等等,当医疗过程中出现医疗损害结果时,又不能用法律知识去分析,往往强调是医学并发症或意外,以回避责任,造成医患纠纷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医患矛盾加大。临床医师要学会化解医患矛盾的技巧,尤其是低年资的青年医师,要增强言语沟通能力,在与患者及家属、同事交谈时要谨慎、深思熟虑。在任何时候都要给患者或家属选择的权利,并说明作为医师给出的临床建议,同时详细说明各种选择的优劣。若患者不理解而提出质疑,应耐心解释或执行请示汇报制度,请上级医师进一步解释,避免不同医师的解释出现差异引发纠纷,如反复解释无效则尊重患者的意见,并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如患者提出治疗以外的要求时,可请示上级医师,在不违反规定和法律的情况下,能做到的尽量给予人文关怀和帮助,以增加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
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医疗事故的发生与临床经验欠缺有直接关系。低年资医师临床经验匮乏、自主思维能力差,平时仰仗上级医师,照搬上级医师医疗决策,治疗方案言听计从,而上级医师未必更了解病情,临时决定、匆忙结论难免出错。临床医师只有自身丰富学识、积累经验,增强自信,多做研究,才能避免风险。
增加证据保全意识,规范医疗文书书写,尽可能的记录一切医疗活动,包括谈话记录、请示记录、会诊记录等,并注意保全。
尝试建立一种保险机制,由保险公司、医院、医师个人三方参与,应对医疗纠纷。当前二甲以上医院每年都要有一笔相当高的费用来处置医疗纠纷,少则百万多则千万。一桩官司要打少则数月,多则数年、数十年,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借鉴车辆“强险”机制,让临床医师轻装前进,亦有益于老年人的医疗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