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农宅可改建为养老社区

时间:2018年11月17日 来源:网络 作者:嘉年乐服务网

标签:

  随着农村人口的流动,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一些农村出现了闲置的房屋,既是一种资源浪费,对农民也是一种损失。去年,北京先期探索闲置农宅的盘活利用,将密云县干峪沟村30户闲置农宅组成合作社,与城里的一家旅游企业合作开发山村主题旅馆。密云模式取得成功之后,北京市今年进一步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在怀柔区慕田峪长城脚下的田仙峪村,利用村里35户闲置农宅发展养老产业,并配套建设医疗、社保等设施。

  在调研中发现,多数老人并不喜欢郊区,也和他们喜欢集体生活有关系。以前认为老人家身体虚弱、多病无助。郊外空气清新而且安静,对他们身体和心情都好。后来发现哪怕七八十岁的老人家,都很爱社交,只要他们还能走能看,走出家门、接触人群的渴望强过许多宅男宅女。而且,家里人不可能24小时守在身边,老来能呼朋引伴,对他们的老年生活很重要。所以,他们喜欢住在有人气的地方,而不是看树多过看人的郊区。因此,老人家的真实养老需求,与公办养老院的地点发生了冲突。长者不仅需要专业的护理,还需要与家人维系情感,与朋友维持社交。

  今年,北京的一些区县将启动一系列的改革。大兴区今年将启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加快推进通州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与大兴区、平谷区中小城市综合试点建设。同时,推进城乡结合部改造,在“一绿”地区朝阳区6个乡、丰台南苑、大兴旧宫、南郊农场等推进城市化建设试点,在“二绿”地区丰台长辛店等探索城乡一体化建设路径,推动海淀区四季青镇整建制农转居。

  养老服务发展思路应该更多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而不是从政府统筹管理的需要出发。扎根于社区,既根据社区内部长者的特性和资源,也让长者始终与家庭和社区保持联系和参与感。在参考其他地区发展经验的时候,背后理念可能更值得借鉴。


更多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