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区住宅应该建成什么样

时间:2018年11月17日 来源:网络 作者:嘉年乐服务网

标签:

  老龄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社区在国际上很早就被提出,如今,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老年住宅已经相对成熟。

  目前,我国在老年社区的规划和开发上可以说刚刚起步,还在探索阶段。老年社区对于中国而言是个崭新的概念,部分开发商也看准了这一点,及早进入抢占市场,但这其中不乏急功近利的心态,对于老年人的关怀多从商业角度或惯例考虑而缺乏人本的精神,从而忽视了一些细节。

  对于行动困难、尤其是得乘坐轮椅进出的老年人来说,无障碍电梯应成为新建小区的标配。2014年10月20日从北京市规划委城乡规划标准化办公室获悉,《北京市居住区无障碍设计规程》将于近期公开征求意见。未来全北京市新建4层及以上住宅中,每个单元都有望设置无障碍电梯。

  老年住宅设计要求设计老年人住宅,首先要一切从老年人的居住生活行为特征出发,也就是应很好地理解老年人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身体机能、心理特征、生活结构和具体的家庭与社会养老生活形式,确定合适的设计方针。

  近年来,“无障碍”服务对象从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扩展到了所有行动不便者。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杨旻参与了这份征求意见稿的制定。这位设计师举例说,普通人提拉杆箱、推婴儿车上下楼梯时,就已经属于行动不便者,除了明显的坡道之外,门也成为需要推广无障碍设计的部件之一。

  住宅内总会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需要加以注意。特别是地面材料要求防滑,要排除高差和门坎;在厕所和浴室或协助老人用力的地点,要安装扶手,门最好改为推拉式的。要用鲜明的色彩和照明,以提醒老年人注意。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在老年人判别力、行动力减退的情况下,安装警铃能方便及时地或自动地发出警报,以使老人能得到帮助。


更多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