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是现代公民品德的根本

时间:2018年11月17日 来源:网络 作者:嘉年乐服务网

标签: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都是在父母的悉心关怀、百般爱护和辛苦抚养下慢慢长大的。“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父母的养育之情,我们终生都应该懂得知恩、感恩、报恩、尽孝。而下面两个案例中的年轻人却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置法律于不顾,不仅不懂得报恩,反而变本加厉打骂、虐待自己的父母。

  在广袤的乡村,如水绵延着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在失守的城市面前,乡村依然顽固的存留着那些看似经不起风吹雨打的传统美德。在乡村,它们是那么的根深蒂固,如庄稼一样,与土地血肉相连;在淳朴的心上,它们筑起了森严的堡垒,坚不可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这并不是封建伦理道德,而是古人深邃的人生智慧。日渐年高的父母,既是尊长同时又是弱者。敬重尊长,社会才能稳定有序;关爱弱者,社会才能和谐温馨。孝敬父母、关爱老人,对于现代公民来说,这也是必备的品质也是我们的义务。

  对于老人的唠叨,做儿女的即便不愿听,也要装着听,这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孝道。老人们唠叨完了,心里就舒服了,不然,总是把话闷在心里,憋在口中不说,长期下去对老人身心健康不利。如果我们对此表现出不耐烦,甚至打断老人的话题,会让他们难过。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嫌弃父母的观念过时,不要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忽略了每一个孝敬父母的机会。否则,留给我们的将是无尽的惋惜和伤痛。中国乃礼仪之邦,当以孝为始。先知孝,而后知礼仪。孝悌之道,在我们的血液里生长。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心里每一个潮湿的角落;像经久不息的春风,摧开美丽的道德之花。


更多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