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来养老
时间:2018年11月17日 来源:网络 作者:嘉年乐服务网
标签:
“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是在重新审视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之后,将老年人健康与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区别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养老一直是迈向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不得不直面的问题。我国医院和养老体系分离,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经常在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间奔波。2014年的两会上,“医养结合”就成为了其中热词。
国家的医疗模式,尤其中国的农村县、镇是在政府财政的支持下修建的卫生院系统,主要作用是疾病的防疫、常见疾病的治疗,可能看一些头痛脑热、跌打损伤,打疾病疫苗啊这些综合性的医疗服务。后来的民办医院是这种模式的一种补充,多数是针对性强的专门医院,能弥补卫生院的不足。医养结合能更好的专业的为老年人服务。
医养结合的计划很美好,但非常矛盾的是,一方面养老床位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养老床位空置率畸高。2014年广东省民政厅公布的数据显示,养老空置率全省达到了30%以上。这样的矛盾背后正是因为养老机构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所致,有的老人因为收费太高去不起,有的因为其服务太差不愿去。有的民营养老机构由于服务不到位,收费高,少人问津,又拉高了整体空置率。
由于机构养老服务内容目前存在种种不足,尤其是医疗跟不上,老人在养老院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甚至并不十分专业的护理,这是我们养老问题的一个瓶颈。这种医养分离的模式亟待改变,只有把医疗灌注到养老服务中,才能让目前单一化的养老服务变得更多元更有效。
“医养结合”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传统家庭照料式养老已被大幅削弱,老年人对于养老机构、社区养老的渴求早已超越以往。受计划生育、人口迁移流动和老少分居等因素的影响,自1982年以来我国平均家庭规模持续小型化,大多独生子女无暇顾及老人的生活照料、情感交流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需求,尤其对残障老年人、慢性病老年人、易发病老年人和绝症晚期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康复和临终关怀等特殊需求更是无能为力。在家庭养老功能大幅度削弱的背景下,承接家庭溢出的养老功能,成为社区、机构养老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