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旧丧俗”的由来
时间:2018年11月17日 来源:网络 作者:嘉年乐服务网
标签:
新中国成立前,天津的丧葬习俗排场之大,全国少有。为什么天津有这么大的排场?
因为天津和北京离得近,学的是北京城帝王家的排场。京城皇帝皇后妃子死了,排场要多大有多大;就是一般的王公大臣死了,也按照他的品级,有所铺张。天津自开埠以后,一些达官显贵都集中到租界里,因为不受管制,所以他们都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在丧葬方面,他们也就尽量学习王公大臣在北京的做法,因此排场也就特别大。但如果是在北京,他们就不敢这么张扬了。我小的时候亲眼看见的,在北京生活不错的人家,出殡时只有个伞、有个扇子、有几面鼓在胸前挂着,走几步,敲几下。穷人家有四面鼓,有钱人家弄八面鼓、十二面鼓,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后面就是棺材。这还是北京相当有钱的人家,跟天津相比,就显得寒酸了。
因为天津丧葬排场很大,所以天津的赁货铺、棚铺(搭棚子)、札彩作、酒席处等都特别多,生意也特别兴隆。我说的这些地方,都是在租界以外,集中在东门里、西门里。
租界里面秩序比较好一些,有一个专门的赁货铺,叫“大事全”,在现在的鞍山道总医院附近。他那个赁货铺专门承包租界里面的人们出殡,铺里的掌柜叫魏小辫儿,大名叫魏子文。因为租界里面的警察大多是魏子文的徒弟,或者与他有关系,所以租界里有丧事了,都要找“大事全”。我知道有两个他包下的最大的殡,一个是1936年,孙传芳被施剑翘刺杀,孙家的人很痛苦,所以出的殡特别大,这一殡有上万人;第二次是青帮的老头儿叫白云生,他是袁文会、巴延庆的师傅,他当时隐居在黄家花园,这个大殡也是上万人,也是魏子文包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