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老年服务业,增加老人床位
时间:2018年11月17日 来源:网络 作者:嘉年乐服务网
标签:
2014年,我国城乡养老服务全面发展。全国民政系统协调制定了18个方面养老服务业配套改革和启动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公办养老机构改制、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等6项试点工作,推动了城乡养老服务全面发展,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25.43张。我们的目标是继续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确保2015年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30张的目标。
截至去年底,北京市有公办养老机构211家,占养老院总数的50%多,总床位数3.5万张,占养老床位总数的3成。在确保4类老人优先入住后,剩余的公办养老院的床位可向社会开放,以市场价格接收失能和高龄老人。今后,老人若不处在失能和高龄(80岁及以上)状态,将不能入住公办养老院。换句话说,公办养老院将不再接收健康的、低龄的老人。新运营的公办养老院将完全按该政策实施,已运营的公办养老院会逐步过渡为只接收4类政策老人和失能、高龄的老人。未来2到3年内,北京市的公办养老院将有80%的床位具有护养功能。
首批13万张“北京通——养老助残卡”昨天起陆续发放,朝阳、丰台、东城的80岁老人率先领卡。此前纸质的“养老助残服务券”只能使用到明年1月底。目前,养老卡已预制“市政交通一卡通”功能和“公园游览年票”功能,因此该卡将很快与“老年优待卡”合二为一,实现全市老年人全覆盖。65岁以上的北京户籍老人有望明年换领养老卡。今后政府给每位北京市老年人设计的政策补贴、补助等都将打入这张卡内。譬如90岁老人的高龄津贴,95岁以上老人医保自付部分的政府财政补助等,都将通过这张卡来实现。
民政部明年还将推动民政立法工作。据介绍,截至目前,全国民政系统已形成10件法律、24件行政法规、410余件地方性法规、46件部门规章、570余件地方政府规章等支撑民政事业。将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协调制定养老服务投融资机制、土地供应、税费减免、补贴支持和老年人社会优待、宜居环境建设等部门联合规章,推动这一法律的全面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