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蹲厕不可掉以轻心
时间:2018年11月17日 来源:网络 作者:嘉年乐服务网
标签:
排便,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件平常、轻松的事,但对于部分老年人,特别是排便费力、困难的便秘者,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他们排便时间可长达30分钟以上,不仅加重本人的心理负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潜伏着或多或少的隐患。日常生活中,蹲厕时发生险情的事时有耳闻。
当用力摒气排便时,腹壁肌和隔肌强烈收缩,使腹压增高,而腹压的增高会使心脏排血阻力增加,动脉血压和心肌耗氧量也因而增加:据研究,排便时脑动脉压力可增加20毫米汞柱以上:血压骤升可导致脑溢血,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及严重的心律失常,两者都可能造成猝死:另外,老年人血管调节反应差,久蹲便后站起容易发生一过性脑缺血,容易晕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
有些老年人习惯蹲厕吸烟,殊不知烟中的尼古丁可刺激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而且烟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会大大削弱血液中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一边吸烟一边屏气排便,常常会增加心脑血管意外发病的几率。
为了避免上述不幸的发生,要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每天进食一定量含粗纤维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保持一定的饮水量。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可促进肠蠕动,利于粪便及时排出:便秘者可在睡前服适量蜂蜜或蜂蜜冲麻油。还可用开塞露帮助排便。大便时应取坐位,不宜用蹲式;站起时应缓慢:病情较重者,宜平卧床上排便,以防发生意外。
老年人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和保持大便通畅,对于预防蹲厕的隐患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家属也应细微地关注他们一天中吃、喝、拉、尿、睡。这样,蹲厕所造成的生命险情和痛苦就可大大地减少或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