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网首页 >新闻资讯 >二手市场
搜索

你帮老人理财把关了吗

时间:2018年11月17日 来源:网络 作者:嘉年乐服务网

标签:

  可以说,老年人在面对银行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产品时,有着比较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求稳怕亏损,但另一方面又希望在稳健的基础上获得多一些的收益。如此一来,既有可能过于保守,也有可能被“包装”后的高风险产品所迷惑。子女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提醒父母注意防范风险,对于性质不明确的产品先不要急着购买。

  当前,互联网金融新品迭出,一些喜欢尝鲜、赶时髦的老人可能比较愿意尝试,不过,下手前应该多了解宣传背后的实质。弄清产品的本金是如何保障的,预期收益有没有可能达到,销售产品的主体是谁,产品性质究竟如何,等等。有些产品一旦认购就很难中途赎回,要半路退出甚至会损失本金,所以还是先找子女商量比较妥当。作为子女,在把关父母的投资行为时,则应当考虑到父母的求稳心理,不妨把风险性放在首位,其次是流动性、收益性。在这方面,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大多是较为不错的理想选择。根据2013 年及2014 年上半年理财产品相关统计,绝大多数的理财产品都可以实现预期收益,甚至有些还能高于预期收益。2014 年上半年兑付的产品中,只有31 只出现亏损,占兑付产品总数的0.04%,比例很低,而且这些产品的平均本金偿付比例有90.59%。类型上看,亏损主要集中于结构性产品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由于这两类产品的专业性比较强,因此如果为了确保预期收益,出于求稳的目的,不妨绕开这些类型。

  期限方面,大部分资金可以选择1 年期产品,避免频繁换手的麻烦。也不必在多家银行开户 ,把资金集中起来,或许能享受到贵宾客户的优待,有资格购买一些同期限收益率更高的产品,还能在平日享受更多网点、电话贵宾客户服务,减少等候时间、降低手续费等等。另外,留出一笔灵活资金,放在可以工作日随时支取的账户,这样也能让父母安心一些。实际上,现在刚刚退休的中老年人并不愿意与时代脱节,子女还可以教他们运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在微信添加银行服务号都有助于他们更加便捷地享受到理财服务。

更多相关知识